? 已經開始的命運有辦法停止嗎?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等到了那一天你別忘了替我歡呼?!?/p>
一位老人顫顫巍巍的對旁邊的人說道,而病床邊的人早已經哭的梨花帶雨,只能緊緊拽著老人的手。
可僅僅過了一周,在1972年1月9日,病床上的老人與世長辭,享年71歲。他正是中國的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
梁思成在去世前,除了關心新中國的大事之外,他還從口中說出了八個字:
“這些年,多虧了林洙?!?/p>
林洙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并且這個女人是極其拜金的,婚后也給梁思成添了不少麻煩,可這樣一個女人,為什么讓梁思成去世前還掛在嘴邊?
“我多么多么想念你,無比需要你?!?/p>
這句話是林洙對梁思成說的,看起來極為樸素。雖然簡單,卻表達了林洙對梁思成一片真心。
但她心理清楚的知道,她即便做的再好,說盡了甜言蜜語,能給予梁思成的也只是平凡的愛。自己能夠成為現實中的梁夫人,但永遠無法變成梁思成的靈魂伴侶------林徽因
林洙自己也不奢求這么多,如果不是因為林徽因,她根本無法和梁思成相識。并且林徽因對林洙可謂是恩重如山。這三個人在曾經那個歲月,注定要被捆綁在一起。
? 初次與你相遇
1919年,梁啟超要去拜訪林長民,在他身邊跟著一個少年,全身上下散發著儒雅的氣息,這個少年正是梁思成。到了林家以后,一個花季少女出現在了父子二人面前,少女面龐白凈,目光中帶有光芒,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小虎牙。梁思成一下子就被眼前這個少女吸引住了,當時他才17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而那個女子就是15歲的林徽因,二人就是在這個年齡段初次相遇。
林徽因的童年是在著父母爭吵中度過的,因為她母親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并且性格也比較差勁,經常發牢騷,這就導致父親林長民對林母越來越反感。
林徽因擔憂自己將來變成母親那樣,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她就對知識文化尤為看中。林徽因的這種求知欲讓父親很是滿意,于是林長民以后每次外出考察都帶著林徽因,想讓女兒多多結識社會上的能人異士。林徽因也因此開了不少眼界,具備了民國傳統女性所缺乏的自主精神和新時代女性氣質。
1920年春,16歲的林徽因和父親一同去往英國,并在倫敦與她人生中第一個過客相識。
? 再別康橋
同年9月份,一個男人從美國前往英國,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結實狄更生,出于沒有門路,所以拜訪了林長民,并與林長民相談甚歡,這個男人的名字叫徐志摩。
在和林長民的交談中,徐志摩結識了林徽因。林徽因散發的氣質讓徐志摩很是沉迷,于是便瘋狂追求起林徽因,并為此寫了不少情詩。
雖然徐志摩的才華讓林徽因很是欣賞,但她并沒有接受這個男人的追求。因為這時的徐志摩已經和張幼儀結婚,還有兩個孩子。作為一個新時代女性,自然是不可能和有家室的男人交往的。
自從那次邂逅,徐志摩就視林徽因為自己一生的紅顏知己。但如此優美的詞語卻往往帶來不幸。
康橋,因一首詩而聞名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卻真真實實的存留了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無限回憶。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將自己的無可奈何,在這首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對張幼儀并沒有感情,他恨自己為什么不能早點遇到林徽因,同時又對自己的命運感覺到深深的無力。
“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曾經表示,如果沒有林徽因,康橋在他的眼里也只不過是一處好看點的風景罷了。
天下終究沒有不散的宴席,面對本來就不該出現的一段經歷,在1921年10月,林徽因毅然決然的選擇跟隨父親回國。此時的林徽因還不滿18歲,面對感情問題竟能做到如此灑脫,可能也正是因為這股瀟灑,徐志摩才會對林徽因愛的死去活來吧。
? 這次見面我決定不再錯過
回國以后,林徽因在父親的安排下,第二次遇見了梁思成。因為第一次的見面還在年少,并且只是驚鴻一瞥,雙方并沒有太多了解。梁思成在初次見面就對林徽因產生了好感,所以言談舉止很是注意。
林徽因也被梁思成的成熟穩重所吸引,二人感情也逐漸升溫,情投意合的兩人時不時就去圖書館約會。在一次交談中,林徽因說自己想學建筑,而正是因為這句話,梁思成也為自己未來的事業找到了方向。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雙雙完成學業,二人留學期間早已私定終身,眼下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
雙方家長對此也期待已久,最終將日期定在了1928年3月21日。
婚禮現場,新娘端坐著,身穿精致的斜襟禮服,頭戴王冠狀頭飾,長長的鬢角在臉頰輕輕擺動。放眼整個民國,這無疑是最美的一個女人。
新郎穿著深色西裝,帶著一副眼鏡,渾身上下充斥著儒雅之氣。用郎才女貌形容這對新人再合適不過。
宴會的餐桌上擺滿了世界各地的點心,還有雞尾酒。來來往往的賓客無不獻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
新婚的梁思成與林徽因
雖然這對新人在世人眼中被視作才子佳人,但林徽因和梁思成也曾經遭受過否定甚至被強烈的排斥。而反對這門婚事的,正是梁思成她媽李蕙仙。
事情發生在1923年5月7日,那天梁思成騎車上街參加國恥日紀念活動,好巧不巧的被陸軍部長金永炎的汽車撞到并受了傷。由于那時候的醫學條件落后,所以對梁思成的傷勢誤診了。直到傷勢嚴重了才確診為股骨復合性骨折,經過三次手術也沒能完全愈合,導致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寸左右,這才造成終生跛足。
林徽因為了梁思成的傷勢,整日在家和醫院來回奔走。到了6月份,天氣變的炎熱異常,那時候沒有空調,梁思成有時候就只穿了一件背心。林徽因就坐在他旁邊,不僅開起了他的玩笑,甚至親自為梁思成擦汗、翻身等。
然而在這二人看起來很平常的肢體接觸,在林徽因婆婆李蕙仙的眼里卻是有傷風化。因為李蕙仙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孔孟之道,她認為只要沒有結婚的男女都不應該有任何肢體接觸,否則就是違背綱常。再加上之前的徐志摩事件,更是讓李蕙仙堅決反對林徽因踏進梁家大門。
可命運就是充滿著無數未知與巧合,1924年9月13日,這個反對二人婚事的李蕙仙因病去世,時年55歲??杉幢闼呀浥P病在床了,卻依然表示,哪怕自己死了,也不認林徽因作梁家媳婦兒。
李蕙仙的思想也影響到了長女梁思順,所以梁思順對林徽因也是萬般排斥。后來還是梁啟超三番五次的出面做思想工作,梁思順才接受了林徽因。
? 林徽因與林洙的見面
轉眼間快過了20年,惡疾纏身的林徽因在1947年12月24日做了腎切除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林徽因的體質實在太弱,傷口過了好幾個月才愈合。
看到林徽因身體一天天好轉起來,梁家曾經的“午后茶聚”又得以恢復。其實林徽因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養成了喝下午茶的習慣。每到下午三四點,這里就會舉行茶會。賓客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高興就來,有事盡管離去就行,下次來林徽因還會照常歡迎。
常來的賓客有金岳霖、張奚若夫婦、周培源夫婦等,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清華和北大的教授以及曾經的同事。茶會交談的內容也很廣,政治、社會、文學無話不說,這個地方也因為林徽因這個奇女子,在那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學術殿堂”。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和梁思成的命運,也即將迎來巨變。
1948年初秋的一個清晨,新林院8號的大門響了起來,這里正是林徽因的家。敲門的是一個年輕女孩,看起來也就20多歲。
大門打開,這個女孩頓時被室內的陳設所吸引。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房間,餐廳設置在北半部,南半部是起居室。窗前放了一個大沙發,一個小沙發擺放在屋子的正中央。家具看起來年代久遠,擺放也極為樸素。但是整間屋子透露出來的氣質,就給人一種感覺--------典雅
沒過多久,林徽因走了出來??吹窖矍暗倪@個女孩,林徽因親切的和她交談了起來。從衣食住行問道學習狀況,沒有一點社會名流的架子,宛如一個親切的姐姐。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就這樣聊著聊著,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兩三個小時。女孩離開以后,剛才初次見面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為此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女孩也激動了很久,這個女子,正是開頭提起過的林洙。
林洙和林徽因是老鄉,雖然這個年紀的她沉默寡言、性格靦腆,但腦子還是挺靈光的,所以林徽因對林洙很是喜歡。二人第一次見面,林徽因就表示,只要林洙愿意,隨時可以來到林家做客。并且此后林徽因還經常邀請林洙來喝茶。
隨著參加茶會的次數越來越多,林洙對梁思成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因為她發現,每次的茶會中,談笑風生的往往都是林徽因,而梁思成卻鮮少說話,這個深沉的男人也漸漸的讓林洙淪陷。
沒過多久,國民政府金融改革失敗,物價飛速猛漲。原本能夠維持一個月還有富裕的薪水,在這時變的幾天就被花光,哪怕是清華北大的教授們也難逃此劫,所以他們不得不變賣自己的書來維持生計,為此還出來了一句非常諷刺的話:
“過去是書店的書往教授家里走,現在是教授家里的書向書店里走”
北平城里處處充斥“反饑餓、反迫害、反專制、反獨裁”的聲音,老百姓怨聲載道,紛紛巴不得國民政府趕緊下臺。
就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林洙與未婚夫程應銓結了婚,程應銓是清華大學建筑系的教員。正是這次婚禮,林徽因、林洙、梁思成三個人的命運也暫時被分割開。然而林洙真的喜歡程應銓么?
? 我們夫妻將為新中國奮斗終生
1949年10月,這個病了百年的舊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梁思成也參與了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之后,清華大學召開了全校師生大會,慶祝新中國成立,清華大學負責人專門邀請了陳毅老總親自講話,面對如此難得的機會,常年臥病在床的林徽因也參加了這次慶祝儀式。
早在開國大典前一天,中央就決定在天安門前建造一座紀念碑,用來緬懷犧牲在革命事業的人民英雄們。
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成為了紀念碑設計專家組的成員。在當時要設計的紀念碑有三個硬性要求:
1:建筑造型要能承載“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的神圣使命;
2:作品風格要突出莊嚴肅穆的主題和時代精神的象征;
3:紀念碑表達的內容和形式要體現廣博宏大的思想。
專家組最開始計劃建造一座空心的紀念碑,在里面裝上臺階,人們登上以后可以俯瞰北京。這也意味著里面以后可能會被裝上電梯。
但是這一方案當即就被梁思成給否決了。他認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首先是個碑,就應當以中國的碑形為主;其次應該突出“紀念”這個主題,它象征著中華人民對革命先烈最崇高的敬意。把存放英雄靈魂的石碑制造成讓人可以進入內部參觀的景點,明顯是對英雄的極大不尊重。毛主席得知梁思成的話以后,對此也是表示高度認可。
紀念碑雛形確定以后,就要構思上面的圖案。但是在最初的圖紙上,刻畫的人物畢竟只是個平面,就算用泥塑造出來也達不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為了能夠讓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專家組找來了很多戰士,盡最大努力做到百分百還原。而紀念碑上的浮雕花紋,正是出自林徽因之手。
并且這位才女不單單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國徽里面也有林徽因的影子。此時的林徽因已經百病纏身,尤其是肺病最為嚴重,但她依然強忍病痛,為中國設計出來了如今的國徽。
? 林徽因……她走了。
這個女人在最后的幾年中,不僅沒有休息,反而工作量越來越大。1955年,林徽因設計的臺燈、洗子等在北京的國際博覽會上被展示,并且獲得了宋慶齡的高度贊揚,每次到場她都會買下林徽因不少的設計品,
但林徽因由于日積月累的高負荷工作,身體早已支撐不住,最終累倒在了病床上。
1954年入秋之后,林徽因的病情迅速惡化,終日癱在床上劇烈的咳嗽著,病魔折磨的她整夜整夜的不能入睡,臉上也看不到一絲血色。
1955年4月1日清晨6:20,林徽因安靜的離開了人世間,走完了她51年的人生旅途。而梁思成因為特殊原因,沒辦法參加妻子的葬禮,這使得他抱憾終生。
回到家中的梁思成因為觸景生情,肝腸寸斷。
梁:“為什么是我”?
林:“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你,你準備好要聽了嗎?”
這是梁思成向林徽因求婚成功以后的一段對話,這幕場景仿佛刀子一般,一點點的割著梁思成的大腦。
因為梁思成剛剛正在經歷喪妻之痛,每日都在承受相思之苦。所以林洙前來探望梁思成,可能林洙對林徽因的去世也萬分悲痛吧,所以她非但沒有安慰到梁思成,反而被梁思成安慰了一番。
也正是梁思成出于善意的安慰,林洙從此對這個男人有了一種莫名的依賴感。
? 對不起,我曾經試圖接受你,但你真的替代不了徽因
1958年,林洙和他丈夫正式離婚。沒有了束縛的林洙開始瘋狂靠近梁思成。她被調往了清華建筑系資料館,幫助梁思成整理材料,并且每間隔一天就來整理一次,二人的關系也是從這時候起越來越近。
而梁思成有了這樣一個主力,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很多,生活狀況也逐漸好轉。
有一天,梁思成邀請林洙一起觀賞亡妻林徽因的詩集,那是梁思成親手抄錄的。
“忘掉靦腆,轉過臉來,把一串瘋話,說在你的面前?!?/p>
讀著讀著便沒有了聲音,林洙抬起頭一看,只見梁思成直勾勾地盯著自己。她內心波濤洶涌,直到回到家中也久久不能平復。
不久后,梁思成就決定與林洙結婚,但是這一行為遭到了周圍所有人的反對,不論的這女還是朋友,梁思成也因為這一行為成為了眾矢之的。
然而雖然他對林洙也不錯,也嘗試過把心思轉移到這個女人身上,但梁思成始終忘不掉林徽因,甚至林洙母親那里他也是極少去的,反而經常去照顧林徽因的母親。
有一次,林洙被懷疑貪污公款,知道消息的梁思成立即就找到林洙談話。他要求林洙實話實說,并且還聲明:
“如果最終你的話和組織的結論不一致,那我是相信組織的,那我們之間的關系就算完了?!?/p>
雖然梁思成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是他說話的時候表情無比嚴肅,一點也沒有表現出擔憂之色,由此可見他對林洙并沒有花費太多感情。但梁思成對林洙內心的愧疚也隨著時間的累積堆得越來越多。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1972年,梁思成即將到達生命的盡頭,他拉著好友陳占祥的手說道:
“這些年那,多虧了林洙”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梁思成仿佛看見了林徽因,她在微笑,露出了二人初遇的小虎牙,梁思成也笑了笑,閉上了雙眼再也沒有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