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濟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麗的泉城,這便是我的故鄉,它的名字,叫做濟南。
2.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墩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3. 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的真得算個寶地。
4. 濟南的泉和小街巷,過客不會感冒。但是,當你長居濟南,晚飯后步行去市中心的黑虎泉打明天煮飯的泉水的時候,突然會覺得幸福感爆棚。
5. 老舍筆下的濟南 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南人 小時候曾一度認為早已不復存在。后來大些了 發現 有時候美是情人的濃妝 卻抵不過安詳老母親著粗布衣裳。
6. 濟南是一個安穩、平靜、低調、鈍感
的城市, 他有文化卻非常古板, 凡事不張揚,深諳孔孟保守中庸之道。
7. 在濟南的時候很容易讓人討厭,可是離開了又有點想念的地方。
8. 這個城市對于很多人來說印象或許并不好。但是對于我,濟南就是當你離開的時候才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座自己并不想離開的一座城市。
9. 除了泉城廣場附近之外幾乎完全沒有夜生活,但當我跟小伙伴午夜騎山地車壓馬路,在馬路上大唱大笑甚至當下就飆起舞來,我們都全然忘記了一直有人說濟南是死城。其實城市的狀態不應該被定型,因為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展現在你眼里。
10. 泉城廣場眾所周知是濟南唯一的活地,也許是泉城廣場恒隆芙蓉街一線是年輕人聚集地,也許是濟南繁華的代表區,泉城廣場的魅力就在于會想念濟南,至少我是這樣。
11. 濟南給我感覺是蒼老而并非古老,古老是歷史的厚重感留下的真實痕跡,濟南只是蒼老,已經被飛速前進的中國大部分二線城市超越很多,經濟不是山東最發達的,畢竟不靠海而且深入內陸,教育水平在山東也不算高的。
12. 濟南不是那種一眼就會喜歡上的城市,但是,會是個慢慢習慣的城市,最后又變成一個會回味的城市。
13. 濟南是一座你在的時候想離開,離開之后又會念起她的好的城市,如果空氣能好點,夏天不那么熱,真的是很適合生活。
14. 江南人,在濟南上大學。除了像其他北方城市一樣普遍蘊藏在骨子里樸實,濟南亦不失其內斂婉約如江南流水潺潺。某老師說過濟南是中國最后的樓蘭。
15. 縱有霧霾存在,這里仍存家的味道。熟悉,溫暖,踏實。從外地歸來,就會被一陣熟悉,有安全感的空氣緊緊抱住。
(1)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儲蓄的綠色全哪出來了。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2)七十多年前,老舍筆下的濟南,山翠,水清,人純,如同一座受到上帝恩賜的城市。
整六十年后,我出生了,但不知濟南的美麗是否隨歲月走過了?;貞浨皟赡?,泉水有點兒枯,地面有點兒禿,只見新樓起,不見舊樹種。
雖然現在已經好了很多,但泉依然不如古時兇,樹依然不如古時蔥。(3)泉城泉城,一泉之城,趵突泉泉群大門立了這樣一個石碑,在門外,我便可以聽到泉水流淌的聲音,宛如一條小溪把我置身于泉水旁。
一進大門,見到的第一股泉水便是漱玉泉了,它清澈見底,泉水如冰一般十分清涼,中間有一股流水,便是泉眼了。讓我驚奇的是泉水底部有許多閃閃發光的銀片,圍著泉水添加了一份福氣。
(4)三股泉眼像三只倒放著的沒底的水桶一樣,泉的一邊有一個亭子,亭旁立石一塊,上寫大字“趵突泉”泉水清澈見底,魚群左右皆是。此時的橋上,后廳閣,都站滿了游客。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泉眼竟在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巨石沉浸在水里,泉水不是從石頭上冒出,十分美麗。我還發現,濟南泉城,不是所有泉在一起的,而是在不同的地方,分成了泉水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泉群。
而趵突泉泉群則是泉群之首。(5)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城市,那就是山東省的濟南。
濟南市一個泉城,這里有許多源源不斷的泉水。有馬中泉趵突泉金線泉等是由泉水形成的名勝。
除了這三泉,還有69個有名的呢!濟南的泉眼不但多,還各有各的特點。今天我就說說泉中的老大--趵突泉。
(6)要說噴泉,我就得說一說泉城廣場的噴泉了。那里的噴泉時而高,時而低,時而緩,時而急;有時像天女散花,而有時卻又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時還像一對對翅膀一樣,隨著音樂的旋律,噴泉那獨特的節奏使我沉浸在了美的感覺中。
(7)有幸在冬天親臨濟南,這里的天氣真的是不同凡響:太陽掛在天上,不是火紅的,也不閃耀著金光,它是淡淡的黃,有些紅潤。還微微透著點兒光,想一個溫暖的小火爐,但又很遠很遠,整個冬天,幾乎都是這么晴朗,就是陰天,太陽也會偶爾露露臉;在溫暖中,時常也會吹吹風,不像北方的冬天,陣陣寒風吹來,冰冷刺骨,也不像南方,伴隨著雨雪撲面,它像秋風一樣,暖暖的溫度中給你帶來些涼爽,是那么怡人,那么輕柔。
但畢竟是北方,湖泊,河流,小溪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我上去踩過幾次,滑滑的,很結實。(8)濟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麗的泉城,這便是我的故鄉,它的名字,叫做濟南。
(9)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的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墩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墒?,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的真得算個寶地。
(10)趵突泉位于濟南經七路,分南門和北門,剛進入大門,你就會看見五顏六色的“花朵”,使你迫不及待地向泉眼走去,只見三股泉水噴涌而上,歡呼著,跳躍著,非常壯觀,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周圍的小泉眼更有趣,有的突然上來一串小水泡,晶瑩剔透;有的遲遲不冒出一個小水泡,好不容易冒出了一個水泡卻又害羞似的回去了;有的小水泡忽得上來一串,像一串葡萄;有的搖搖晃晃冒出一串小水泡,就象喝醉酒的大漢,到了中途又消失了,有的……(11)作為濟南人,我也很喜歡老舍所寫出的濟南。
但我更想看一看老濟南,而不是現在的,四面塵土三面煙,一城樓房半城路。不過,泉城依舊是美的,人們不是總說,學習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不斷去保護山水的濟南,比擁有而不去保護的濟南更美。
(12)濟南不但有水,還有山,那就是千佛山,千佛山位于趵突泉的西南角,古稱歷山,山上有大大小小的佛,成千上百。就說觀音園,觀音刻畫得栩栩如生,就連身上披的白沙衣也清晰可見。
最有趣的是觀音身邊的那五個小童了。坐在荷花上,左邊的兩個小童子各騎著一頭小象,顯得很得意,它身旁的兩個,腳踩風火輪,手拿長矛,顯得很精神。
右邊的一個小童左手拿念珠,右手拿火圈,眼睛望著前方,好像看見了誰,就要和誰拼命一樣,樣子很威武,湖水清澈見底,水里的魚和水藻都清晰可見,觀音仙童們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顯得更逼真了。體現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每年的九月九,盛大的廟會在這里舉辦,經濟文化融為一體。(13)濟南除了有水有山,還有植物園。
種植著奇花異草,有艷麗無比的牡丹,奇形怪狀的林木,耐旱的仙人掌。經過工人師傅的手,變得更有情趣,如果你走在幽靜嫻雅的小路上,就如來到了仙境。
(14)濟南的泉水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精彩。
《濟南雜詩》(金)元好問白煙消盡凍云凝,山月飛來夜氣澄。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稘想s詩》十首之九荷葉荷花爛漫秋,鷺鷥飛近釣魚舟。北城佳處經行遍,留著南山更一游?!稘想s詩》十首之十看山看水自由身,著處題詩發興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長作濟南人?!稘想s詩》華山真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橋下見游魚?!对绱骸罚ù竺┫洗簾o賴,清晨坐水亭。草芽隨意綠,柳眼向人青?!稘隙住罚ㄇ澹╊櫻孜渎淙仗爝呉姸?,平臨湖上出芙蓉。西來水竇緣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肚Х鹕健罚ㄇ澹┪谭骄V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登臨記晚秋,幾案與云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總是濟南為郡樂,更將詩興屬何人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說的就是“泉城”濟南。這是一處以泉水眾多、風光明秀而著稱于世的美麗城市。
大明湖、千佛山與趵突泉,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大明湖湖面寬闊,由眾泉匯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綠柳成蔭,趕上荷花節期間去大明頗有一番風味。
千佛山為佛教名山,古名歷山,有舜耕歷山之說,登山遠眺,明湖如鏡,黃河似帶,泉城風貌,盡收眼底。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余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
大明湖即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 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巖構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
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
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
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余處名勝古跡掩映于綠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
趵突泉,三窟并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趵突泉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
泉城廣場美麗夜景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于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隋唐時名蓮子湖,歷水波,宋時曾名西湖,到金元時始稱大明湖。
公園內碑刻石碣較多,著名者有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清代何紹基書寫,另有鐵保書對聯,何紹基、翁方綱等的碑記,皆具深厚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大明湖邊的人工河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回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
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
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 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
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體的萬佛洞。
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豐采。 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云經禪關”古坊等名勝。泉城廣場上抖空竹的老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 濟南最早的詩人,并不屬于三千年前的入選《詩經》的譚國大夫,而應是四千年前,龍山文化時代的人民領袖大舜。
新石器晚期,國家形成之初,泰山周圍的齊魯大地是古東夷人的聚居地,生于諸馮(今諸城)的大舜在歷山(今濟南千佛山)下耕田務農,然后他逐漸西遷,曾在雷澤(今菏澤)捕魚,河濱(今豫西北黃河故道)制陶,終于在逄澤之陽(今河南開封市北)被堯帝選拔,又禪帝位于他。史傳載舜母早亡,曾受繼母的虐待,但仍然孝順不改。
后來,他回到歷山上掃墓,彈奏出一曲《思親操》?!摆毂藲v山兮崔嵬……父母遠兮吾將安歸?”這首歌詞,當記錄在漢代的《琴操》一書中時,經琴師傳習已有二千年了,因此其文詞或許有傳訛失真之處。
著名的《南風歌》也傳說是大舜作的:“南風之薰兮,可以解我民之慍兮?!彼m然記錄的時間比《思親》約晚五百年,但是其風格也沾染了戰國作品的影響。
但是儒家和墨家共同傳習的《書經·皋陶謨》(后世區分成《皋陶謨》《益稷》兩篇)內部記載了大舜和大臣們唱和的詩句,記錄的時間最早,雖然只是兩三句子,當是接近真實的情況的。大舜不僅是位詩人,還是我國最早的詩論的奠基者,在《書經·堯曲》中記載大舜對其典樂的大臣夔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p>
從此“詩言志”三字被后世文學論著皆奉為圭臬,影響巨大。大舜的影響,在濟南更有其眾多的遺跡佳話。
“七十二名泉”最有名、最古老的當數舜泉,也就是傳說他浚井時留下的舜井。古代地理名著《水經注》記載歷山有舜祠,下有舜泉;到了唐代則明確定在今舜井街內;唐宋以來,許多詩人都題詠過舜泉,其中最有名的為歐陽修、蘇轍等。
《水經注》還記載了趵突泉畔建有舜妃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為娥英河?!端涀ⅰ肥潜蔽簳r代的著作,距今一千五百年以前,其所載的祠廟而命名的河名,起始當在秦漢時代或更早。
另外濟南西關還有處“雙女泉”,也是紀念大舜二妃的(晚清以后湮沒)。關于歷山,又名舜山,也是歷史文人題詠的對象,最早當屬北朝著名學者,《魏書》的著者魏收作的《舜山詩》。
上面提到的《琴操》,其著錄者為東漢著名文人蔡邕。蔡氏外祖是泰山羊氏,他曾在泰山一帶居留,因此此書多載濟南泰山一帶的歌詞,可以代表濟南詩風。
尤其是曹操曾任濟南王,其子詩人曹植曾為東阿王(其墓地東阿)。而當時的東阿,其王宮所在部,現已劃入平陰縣。
曹植在此處的魚山上得以接觸印度文化,創制了新的詩體《魚山明》(又名《魚山梵》),這是中國詩歌史上注重平仄律的開始。以曹氏父子為主導的“建安七子”,大部分人也出生于濟南周圍一帶。
到了唐代,安史之亂之前的濟南,更是詩人薈萃之地,除了本地出生的崔融外,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中國詩壇上輝煌的雙星,都曾為濟南的山水陶醉。李白游了鵲山湖、華不注,寫下了神采飛揚的名篇;杜甫則與大書法家李邕在歷下亭飲酒賦詩,寫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傳頌千古的佳句。
宋代以后,濟南更是詩人輩出,如“詩歌女皇”李清照,相傳她的故居在柳絮泉邊,曾在《如夢令》一詞中表現了溪亭泉的風光;那因抗金而投奔南宋的辛棄疾,相傳他的故居則在歷城甸柳一帶。金元時期濟南誕育了杜仁杰(長清人)、劉敏中(章丘)、張養浩(歷城)這幾位杰出的散曲家。
明代的成就更為輝煌,當時全國詩壇出現的“前七子”,濟南的邊貢,是其中的骨干人物。而成就更大的“后七子”,其領袖則是濟南的李攀龍。
另外劇曲作家李開先(章丘)和詩文名家于慎行(東阿,今劃歸平陰)等也都以其或慷爽、或秀麗的詩篇寫下了歌詠名泉的詩篇。 在清代,歷城的王蘋在詩壇以“王黃葉”聞名。
而一代詩壇領袖、神韻派大師王士謗(濟南府新城人,其地今劃歸淄博市)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邀請海內的才子佳人雅會賦詩,他以《秋柳》四首七律為首唱。不久即傳遍大江南北,一時期和作者包括顧炎武在內的學界泰斗等各地名流紛紛不絕。
與王氏同時的小說大家蒲松齡(濟南府淄川縣人,其地今劃淄博市)也寫下了著名的《趵突泉賦》。 泉城誕育了詩人,詩人也熱愛名泉,他們不僅以生花妙筆題寫了它,而且把自己的詩集也以泉水為名,李清照的詩集就叫《漱玉集》、邊貢的詩文集則名為《華泉集》,而王蘋的詩集則以《二十四泉草堂》寄托了他的情愫。
旅居濟南的詩人,李杜以后,如宋代歐陽修寫了《舜泉詩》;曾鞏不僅建筑了歷山堂以懷念大舜,更寫了《金線泉》等詩;蘇軾唱出了“濟南春好雪初晴”的名句;蘇轍則寫下了《試茶泉》等吟詠濟 《丑奴兒·千峰云起》 “千峰云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
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
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2 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3一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