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蟾兔:月亮.《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 24.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 劉方平 《秋夜泛舟》 2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唐 劉方平 《月夜》 26.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 韓愈 《山石》 27.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 徐凝 《憶揚州》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 晏殊 《寓意》 30.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 張先 《菩薩蠻》 31.云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送春》 32.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 蘇軾 《西江月》 34.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宋 蘇軾 《前赤壁賦》 3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 蘇軾 《中秋月》 3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 辛棄疾 《西江月》 37.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清 袁枚 《春日雜詩》 38.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清 濮淙 《聞梁蘧玉已寓京口》。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釕桃?對孿???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宿江邊閣》)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月斜。
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遣懷》)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進一層。
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一層。鬢濕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至。
(《杜臆》)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憶舍弟》)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夢李白二首》其一)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抒懷》)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江漢》)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誰好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宿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丈友生。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客夜》)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照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 詞:《蘇幕遮》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 詞:《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吳文英 詞:《唐多令》 胡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遙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澜Y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月下獨酌》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周邦彥 詞:《蘭陵王》 孤燈不如思欲絕,卷惟望月空長嘆……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p>
李白:《長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 詞:《臨江仙》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盧綸:《晚次鄂州》。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共看明月應淚垂,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
岳飛 《滿江紅》 回 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 《滿江紅》 拜將名歌,懷賢閣杳,空指沖冠鬃,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胡世將 詞:《酹江月》 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孤忠耿耿。劍铓冷侵秋月。
(南宋)黃中輔 詞:《念奴嬌》。 想故國,高臺月照,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南宋)劉辰翁 詞:《柳梢青》 璧月初晴,黛云遠澹,春事維主?……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劉辰翁 龍虎敬,風云天。
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反二,淚盈襟血??宛^夜驚塵土夢,宮東曉碾關山月。
問姮娥,于我肯從容,月圓缺。 王清惠;《滿江紅》 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鄧剡 詞《酹江月》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赤璧懷古》詞《念奴嬌》 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辛棄詞:《滿江紅》。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詞《江城子》。 沙上棄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
張先 詞:《天仙子》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揚花過無影。 張先 詞:《木蘭花》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蔣氏女 詞《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呂本 《南歌子》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 詞:《雨霖鈴》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蘇過 《點繹唇》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詞《西江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月夜》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顧。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一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18.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ǘ鸥Γ骸对乱埂罚?2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王安石《春夜》) 29.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30.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薛濤《送友人》) 31.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 》) 32.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短歌行》)。
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了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黃昏后”,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后”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歡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于詩情畫意!2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彎刀般高懸.這「月似鉤」帶有思戰之意,而燕山也是要讓讀者想到戰斗.2句主要表現月亮下的大漠雄渾之美3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句表現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從海上升起的月亮象多情的美女,為了招惹人們的喜愛,故意賣弄姿色.用佳人和月亮放在一起,表現婉約之美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個很牛 被聞一多說是詩中之詩,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樹、明月構成了一幅清麗優美的畫卷.。
兒時,我總愛在晴朗的夜晚抬頭望月.那時,只是出于好奇的童心,覺得月亮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物體,即使每天望它,也難以解開心中的許多疑問.只好讓月光柔柔地漫過眼睛,漫過沒有一點皺紋的心池,讓月光一直流進自己的心靈深處.每每望月,看著淡淡的白云緩緩地與皎潔的圓月擦肩而過,月光的銀輝映出嫦娥的孤獨與愁容,總使人對那個古老而美麗,卻又十分令人同情且遺憾的傳說——嫦娥奔月浮想聯翩.也許月亮真是多情的,所以嫦娥奔月而去;也許因為月亮孤獨寂寞,所以吳剛釀酒,與之共享共醉.兒時的我曾執著地想看清那月中的桂樹和嫦娥,還有吳剛、白兔……我在鄉村望月,月亮跳進小河,小河更加溫柔;月光灑在村道,村道更加安詳;月光擠進竹林,竹林更加翠綠.我走在路上,抬頭望月,月兒總是跟著我,照著我,如影隨形,我走它也跟著走,我停它也停.我在河邊望月,月亮就在河中;我坐在井沿找月,月亮就跳下井去抬起明晃晃的臉兒看我;我回到家里,在窗口張望,它也回到天上,正笑盈盈地看著我……難忘林中望月,月光如水、如霧、如脂.絲絲縷縷的月光,從葉隙間篩落,呈現出迷離的斑駁.驟然間掠過的幾絲晚風,使得樹梢一陣陣顫動.搖落的月光,似片片飛花,待定神看時,又杳無蹤跡.月光在蒼穹下優美地舒展著,世界沉湎于純正的美中,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最好的財富.置身于這樣的月色里,使人返樸歸真想要做一個遠古的夢.在夜深人靜時,與月相望,一任思緒翩飛,或恬淡安詳,或愁腸百結,或鄉愁綿綿,或淚珠盈盈,但無論如何總能從滾滾紅塵中找到一片寧靜的心靈寓所,也能從茫茫人海中找回幾乎迷失真實的自己,這難道不是一種難得的收獲?每每望月,總能從月兒的陰晴圓缺中領悟人生真理.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清心望月的夜晚?沐浴著這清涼明凈、亙古不變的月光,任時間挾著往事,落花流水地從心中淌過,心里覺得十分空曠、輕松、恬靜.一輪明月,亙古地掛在蒼穹,照著蕓蕓眾生,照見人們的內心世界,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明凈的月光.此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即便江水千條,條條江里也都有一輪明月,人心亦然,人人心中都有一輪明月.中秋之夜獨對明月,彼此無語,但冥冥之中分明與月在喃喃低語、傾訴、交流.靈光拋灑的月,以不同凡響的詩行,在迷離靜美的氛圍中,寫下人生的情愫.所有的語言都被無邊的月光浸透,靈魂成為一片明凈的芳草地.中秋皓月,如一個永不破碎的明鏡,那么安詳地照徹古今.我不由地想起一首詩:“人能無著便無愁,萬境相侵一笑休.豈但中秋堪宴賞,涼天佳月即中秋.”人在旅途,只要心無掛礙,靜心望月,就能體會到日日是紅日,處處皆圓月,天天是中秋.。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岳培霞太陽
描寫月亮的詞語: 明月高照 皓月當空 月似銀盤 月光皎潔月色迷人 月色朦朧 月色迷離 月籠輕紗 月牙初升月影團團描寫月亮的句子:1、一輪潔白的明月,像一個銀盤嵌在深藍的空中,灑下一片銀光.月亮周圍罩上了一層淡淡的圓暈。2、月亮就如銀盤懸掛在天空中,似明似暗的星星羞怯地眨著眼睛。3、月色透過花叢,發出溫柔、和諧的光,把周圍的一切景物都鑲上了一層白邊。4、月亮倒映在池水里,像一個玉盤,一群小魚好奇地向玉盤游去,水面一陣晃動,“玉盤”碎了。5、銀盤似的月亮鋪灑下皎潔的月光,靜靜的院落溶浸在清涼的月光中月亮水汪汪的,流著藍白藍白的光。6、天氣格外晴朗,一彎新月掛在黑色天鵝絨般的天空中,發出淡淡的銀光。??!月亮,你是那樣地惹人喜愛,又是那樣的神秘。金黃的月亮,彎彎的,像天空中的小船兒,更像一只掛在太空里的大香蕉。7、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它那圓圓的笑臉,俯視著遼闊的大地、村莊、山川、田野,好像一座逼真的玉雕,莊嚴而美麗。8、月亮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它是那樣純潔,那樣明亮,真是美極了。9、皎潔的月光把湖邊的柳樹和屋頂照得雪亮,像鋪了一層白霜。皎皎明月漸漸升了起來,一縷縷迷茫而清柔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宛若鍍了銀。10、皎潔的月亮像一只銀色的小舟在藍色的大海中航行,仿佛在邀請人們到廣闊的太空去遨游。11、一輪圓月,猶如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鑲嵌在沒有一絲烏云的、深藍色的天幕上。12、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中秋節到了,桂花又開了。
在姥爺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齡還要大的桂花林,媽媽常帶我去聞那桂花的香味。她說世上最樸實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
它小小的花瓣卻會散發出迷人的悠長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而在桂花開的最迷人的時候,那股子香氣,也確實令人魂牽夢縈。
桂花便成了媽媽最喜愛的花了,然而我卻不以為然。 最近,我讀了女作家琦君的《故鄉的桂花雨》,作者對桂花香味的“魂牽夢索”,讓我對桂花有了種好奇。
帶著這種好奇,我又找來了《桂花香飄云天外》、《杭州:飄落一身桂花雨》等有關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們為什么對桂花如此喜愛。 “香氣濃郁的花‘或清或濃,不能兩兼’。
然而,桂花卻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它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著紅葉嬌艷的季節。
更有那濃郁的芳香,‘一味惱人香’襲人心懷,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帶有一絲甜意,使人久聞不厭?!?/p>
…… 好美的語句,好美的花,文章對桂花的描寫是那樣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話色彩,讀著讀著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就仿佛來到了一個仙樂飄飄的夢境里,融化其中,享受著美好的氣息。慢慢地,我對桂花產生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桂花分金桂、木樨、銀桂、丹桂……”我裝著老道的樣子對媽媽說著,牽著媽媽的手,在中秋月下,走進老爺樓下的那片桂花林。 遠遠的,我聞到了撲鼻的香氣,一陣爽颯的風兒吹過,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樹,隨風搖曳起來了。
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銀色的彩帶,纏綿的飄呀飄,飄落下來,飄到了地上,桂花雖然沒有琦君故鄉那么多,然而我卻真的感覺就像琦君所說的,成了“金沙鋪地的西方極樂世界?!币黄S黃的、小小的花瓣,帶著濃郁的香味,飄到了我和媽媽的頭發上、身上、鞋上。
我伸開雙臂驚呼“桂花雨!媽媽,這就是桂花雨!原來書上說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夢幻??!”我仰起頭,桂花落在了我的臉上,輕輕的,細細的,帶著花香,撫摸著我的臉,對我訴說著。 桂花,曾經并未使我心動,也未使我心歡,可是當我走進它,聆聽漫天花之語時,它的無言,早已勝過了有聲。
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間,它告訴了我它所有的美麗,同時,它也向我傾訴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訴我它的香氣怡人,它對我訴說它的舞姿繽紛……這怎不讓人興奮,我沐浴了一場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夢里全是它。
月亮圓了,桂花開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今夜中秋 今天月亮圓了,又是一個千里共蟬娟的日子。 記憶中孩提時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餅,是小伙伴的游戲、黑夜里的熒火蟲和一夜快樂的夢。
雖然在媽媽的嘴里,已經知道了故鄉的名字,可是故鄉畢竟好遠,就如天上的月亮,還是吃一口月餅才是最真的感覺。 隨年齡的逐漸長大,故鄉的概念終于在腦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終生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