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筑宏麗的佛寺非只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并不等于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厭惡.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游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云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爾浮起那么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地寫景、詠春.————希望可以幫到您!覺得好就請點采納答案吧,你的采納是我的動力,謝謝!————。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 里《小池》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王昌齡《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許渾《咸陽城東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李賀《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輕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廣西。
2、廣西南寧的別稱。)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長恨歌》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適《別董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維《渭城曲》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觀獵》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虞世南《蟬》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陸龜蒙《別離》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施耐庵《水滸傳》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張養浩《潼關懷古》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 馮夢龍《警世通言》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蘇軾《醉睡者》 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脁tiao:古書上指農歷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現)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蒿hao:蓬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李白《把酒問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劉希夷《代白頭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耽dan:沉溺;入迷:耽玩/耽于幻想。)
賈島《題詩后》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流淚。 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宋真宗《勵學篇》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葉紹翁《游園不值》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王國維《人間詞話》三境界:1、晏殊《蝶戀花 欖剪愁煙蘭泣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唐詩三百首 --- 絕句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裴迪: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祖詠: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權德輿: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蟲喜〕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元?。盒袑m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張祜:何滿子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李商隱: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李頻: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一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四 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張旭: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韋應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韓□: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柳中庸:征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顧況: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除了這些有些會看不懂,其他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柔荑:柔嫩的荑草 凝脂:凝凍了的油脂,比喻光潔白潤的皮膚。
這是衛風碩人在描述莊姜之美的時候寫道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惫蠢粘瞿莻€處處吟唱民歌的時代,一個自然清新、攝人心魄的窈窕美人。
而衛夫人莊姜以她的絕美仙姿,走進了詩經,亭亭玉立在千年的歷史中??磥?,從古到今,手如柔荑,指如青蔥,也是美人所必備的要求。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而:假設聯詞,如果 儀:禮儀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人如果不懂禮儀, 不死有什么用。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
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止:有,"止"作"之"的通假,極為牽強。 反而是"景"作"影"的通假,作如影隨形解。
止的本義為"停止"。 影行(德行)行(行走、模仿)止。
正是見賢思齊,卻力不能勝、心有不逮,才有感嘆、仰慕、崇敬。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它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高岸為谷:①指幽僻的處所;②形容幽峭深邃。
陵:大土山。 即高岸變成深谷,深谷變成大土山。
原是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后用以比喻事過境遷,現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細細體味此言,覺得其中的確蘊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天降的災害還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引申一下,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自己不上進的話就沒就了。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 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
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輔車相依:輔:頰骨;車:齒床。
頰骨和齒床互相依靠。比喻兩者關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焉:哪里。
附:依附 皮都沒有了,那毛又應該依附在哪里呢? 比喻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25、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 想要強加給人什么罪名,難道還會找不到理由嗎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言:文章。
文:內容。你寫的東西很空洞,所以就不會廣泛流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去:除掉。慶父:人名,魯莊公的弟弟。
意思是不去掉慶父這個人,魯國就不得安寧。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懂得滿足適可以止,就不會遇到危 35、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想要得到什么 必須先要付出什么 即使說 要為你想得到的付出代價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畏:害怕 不怕死的人,怎么會把死當一回事呢?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太直了過后就會彎曲,太靈巧了過后就會笨拙,太能言了過后就會木訥。 形容一種事物達到極限了過后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孰:誰的意思。
孰不可忍:誰都無法忍受。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憤:思索。啟:啟發。
悱:想說而說不出的樣子 不極力思索就得不到啟發,不是想說而說不出來,就不會更想說出來。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敏:勤勉。恥:以某某為恥辱。
勤勉好學,不把比向自己差的人問問題當作是一件恥辱的事。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仰:抬頭 彌:更加;越發。堅:堅固 抬頭看才知道更加高,鉆過之后才知道堅固。
形容比想像的更加厲害。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厭:厭倦。誨:教誨。
倦:疲倦 學習不應該一會就厭倦,教誨人不應該一會就疲倦。 意思是說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三天熱情。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諫:匡正;挽回。
追:把握。 過去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未。
《春游湖》作者: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相思》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春日》作者: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一曰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唐.賈島《戲贈友人》
3.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宋.蘇軾《臘曰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金.王若虛《論詩詩》
5.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黃遵憲《雜感》
6.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宋.戴復古《論詩十絕》
8.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10.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
11.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2.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歐陽修《吊僧詩》
14.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陸游《九月一曰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后》
19.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2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1.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興》
2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23.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黎志遠《漢陽舟次》
2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屈平詞賦懸曰月,楚王臺謝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5、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7、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