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夜答客》【唐】鮑溶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臨風彈楚劍,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負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冬夜》【唐】白居易 家貧親愛散,身病交游罷。
眼前無一人,獨掩村齋臥。 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
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 長年漸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學坐忘心,寂莫安可過。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來四年,一千三百夜。 《守歲》【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風雪中作》【唐】白居易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 兩重褐綺衾,一領花茸氈。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穩眠。 是時心與身,了無閑事牽。
以此度風雪,閑居來六年。 忽思遠游客,復想早朝士。
踏凍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描寫冬天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3、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5、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6、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唐·劉駕《苦寒吟》 7、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元·黃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詩經·小雅·角弓》 11、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13、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14、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15、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17、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18、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19、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2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唐·杜甫《對雪》 22、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3、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24、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25、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26、誰將平地萬。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罚?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罚?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智锕澲?,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元?。?1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春風微微拂過,吹綠了萬物,吹綠了大地,吹遍了每一個角落.吹得樹葉嘩嘩作響,回蕩在寬闊的天地之間;吹的江河擺脫了冰凍,紛紛裂開,滋滋傳響;吹醒了大地上的每一個生靈,使它們繁忙起來.田野中,插殃機、推土機響徹一片.應和了人們的歡聲笑語.花圃中,蝴蝶兒、蜜蜂兒紛至沓來,拍打著翅膀,唱著歡快的歌兒……春天在呼喚人們要辛勤勞作.轉眼間,這種溫柔的呼喚消失了,迎來的是一種更加熱鬧和繁忙的呼喚.湖水沸騰了,像水開了一般,每一朵浪花翻打著另一朵浪花,相互又疊打在一起,尋找著那本該屬于它自己的方向,成為了湖中最動聽的音符,在譜寫著一首悅耳的歌曲;鳴蟬永不停地叫喚著,從夜晚到白天,從黎明到傍晚,時時刻刻催人們奮進.夏天的風、雨都沉浸在這種激烈、熱情的呼喚中.初秋了,一切都該衰敗,樹葉琨黃,掉落后便會打在地上,一片接著一片.漫步在大街上,興許樹葉還會僥幸落在你的頭上,那輕拂的聲音,一直會滋潤到你的心田,秋風將落葉一掃而光,留下的只是難以割舍的婉歌.再去看農田,這時已是在忙于收割了,農民在地里歡快地收獲著半年來的成績,收割機呼呼作響,這又是一種多么美妙的響聲呀!秋的呼喚是收獲.秋去冬來,潔白的雪花漫天飛舞,晶瑩透亮,從天而降,落在地上,化為一滴水,雖然我聽不見它的響聲,但我想它一定十分美妙.梅花是冬天的使者,因為它有著鋼鐵一般堅硬不屈的品質,有著蓮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性格,而且還具備牡丹一樣的高貴和芳香.我曾試圖將梅花的枝蔓掰斷,脆而響亮的聲音讓我沒齒難忘.冬的聲音是堅強和明亮的,四季的聲音是美妙的,是悅耳的,是難以言表的,時間與流水般匆匆逝去,一去不返,四季之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似乎在告誡著我們要努力把握住今天的美好的時光,時刻提醒著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不停地呼喚我們趁大好時光揚帆起程。
開始時,雪花依稀可數,隱約難覓,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經心地散落了幾個細碎的花瓣。過了十分鐘后,我看見了幾片鵝毛般的雪花夾在雪沫中飛舞著,然后慢慢地躺在濕潤的大地上。雪像煙一樣輕,像銀一樣白,飄飄搖搖,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下來。雪花剛落在地面上就逐漸融化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午后的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絮,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漸漸的,雪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風絞著雪,團團片片,頃刻間天地一色,風雪彌漫了整個都市,到處白茫茫一片,房頂、樹梢都蓋上了潔白的雪,晶瑩透亮。一夜過后,一切都是銀裝素裹的樣子,雪娃娃成群結隊的在夜間趕來,把飄過的地方都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
雪花漫天卷地落下來,猶如鵝毛一般,紛紛揚揚。輕輕地輕輕地落在房頂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會兒,大地一片雪白,好象整個世界都是銀白色的,閃閃發光。雪落在地上,那么純潔,那么晶瑩,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
雪下起來了。多么美麗的雪花呀,在初冬剛來到的時候,雪花就及時地報告了冬天的來臨。下課的時候,同學們跑到操場上,有的在歡呼,有的在跳躍,有的張開雙手去接那飛舞的雪花??茨?,快看哪,雪把大地蓋上了。天上,地上,到處是雪。白色的大地,白色的房屋,白色的樹林。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夜答客》【唐】鮑溶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臨風彈楚劍,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負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冬夜》【唐】白居易 家貧親愛散,身病交游罷。
眼前無一人,獨掩村齋臥。 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
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 長年漸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學坐忘心,寂莫安可過。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來四年,一千三百夜。 《守歲》【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風雪中作》【唐】白居易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 兩重褐綺衾,一領花茸氈。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穩眠。 是時心與身,了無閑事牽。
以此度風雪,閑居來六年。 忽思遠游客,復想早朝士。
踏凍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描寫冬天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3、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5、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6、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唐·劉駕《苦寒吟》 7、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元·黃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詩經·小雅·角弓》 11、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13、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14、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15、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17、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18、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19、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2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唐·杜甫《對雪》 22、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3、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24、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25、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
1、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唐.孟郊《苦寒吟》 譯文:所有的泉水因為天寒被凍的似乎流水聲都像有點哽咽,我如果來吟詩表達我的心境,只會讓寒冷更加加劇。 2、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將軍都護著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3、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譯文:大地一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的雪花片片如大手一般。 4、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寒霜滿身,斷了衣帶,想結上它,指頭兒卻凍成僵硬,冷得打不上節。 5、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鄭燮《山中雪后》 譯文: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
天空已晴朗,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了淡淡的白云,也變得寒冷了。房檐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
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么不尋常啊。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香雪千枝與萬枝.自入春來無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詩.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罚?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智锕澲?,焜黃華葉衰.(《漢樂府&S226;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S226;書博山道中》) 賞菊(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秋菊詩(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賞菊(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處日,愿將菊酒解前仇.菊畔香(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人倚疏籬,華傍宮墻,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賞菊(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重陽夕上賦白菊(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菊花(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菊花(元?。?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詠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